如何降低拔牙感染风险
发布时间:2025-04-16 16:55:19 来源:本站
拔牙后如果护理不当,可能会引发感染,可从拔牙前、拔牙时、拔牙后三个阶段采取措施降低感染风险:
拔牙前
全面口腔检查
提前到正规的口腔医院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,拍摄X光片等,让医生了解牙齿的具体情况,包括牙根形态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。对于存在炎症的牙齿,如智齿冠周炎等,应先进行消炎治疗,待炎症消退后再拔牙。比如智齿横向阻生且伴有牙龈肿痛时,可先进行输液治疗、抗生素治疗,消除炎症后再考虑拔牙。
告知医生病史
向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的全身健康状况,包括是否患有糖尿病、心脏病、血液系统疾病等,以及近期是否服用了特殊药物,如抗凝药等。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拔牙的安全性和术后感染的风险。例如,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,拔牙后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控制血糖水平。
清洁口腔
拔牙前应认真刷牙、漱口,保持口腔清洁。这样可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,降低拔牙后感染的可能性。
拔牙时
选择正规医疗机构
一定要选择有资质、正规的口腔医院或诊所进行拔牙手术。正规机构的医生经过专业培训,操作规范,并且手术室的消毒设施和管理严格,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他们会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,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器械,避免交叉感染。
遵循无菌操作原则
医生在拔牙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,如戴无菌手套、口罩,使用消毒后的器械等。在进行拔牙操作前,会对拔牙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,铺无菌巾,以防止细菌进入创口。
拔牙后
正确护理创口
拔牙后医生会在创口处放置棉球,患者需咬紧棉球30 - 40分钟,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。不要过早吐出棉球,也不要用舌头舔或吸吮创口,以免破坏血凝块,引起出血和感染。拔牙24小时内不要刷牙、漱口,24小时后可使用温盐水轻轻漱口,保持口腔清洁,但要注意避免用力漱口,防止血凝块脱落。
合理饮食
拔牙后饮食要注意选择温凉、软糯的食物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热、过硬的食物,以免刺激创口,影响愈合。例如,可选择喝牛奶、吃鸡蛋羹、米粥等。同时,要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食物。
适当休息
拔牙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,因为身体疲劳会影响免疫力,增加感染的几率。
按医嘱用药
如果医生开了抗生素等药物,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、按量服用,以预防感染。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。如果拔牙后出现疼痛、肿胀等不适症状,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,应及时咨询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