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牙齿前必须要先治疗牙周病吗
发布时间:2025-07-24 11:19:02 来源:本站
是的,成人整牙前必须先治疗牙周病,且需确保牙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、病情处于稳定期后,才能开始正畸治疗。以下是关键原因和治疗原则:
一、牙周病不治疗,整牙风险极大
1. 加速牙齿松动与脱落
牙周病会破坏牙槽骨和牙周韧带,使牙齿失去稳固的“支撑地基”。正畸过程中牙齿需要受力移动,若牙周炎症未控制,受力会进一步加剧牙槽骨吸收,导致牙齿松动度增加,严重时可能在矫正中或矫正后脱落。
2. 影响矫正效果与稳定性
- 牙周病患者的牙齿移动速度和方向难以预测,可能出现牙齿倾斜、移位异常,导致矫正目标(如咬合关系、中线对齐)无法达成。
- 即使暂时排齐牙齿,炎症导致的牙龈萎缩、骨吸收会使牙齿“扎根不牢”,矫正后易复发移位,需长期依赖保持器,甚至二次矫正。
3. 引发不可逆并发症
- 牙周袋内细菌滋生,正畸托槽和弓丝会加重菌斑堆积,可能导致牙龈脓肿、牙周溢脓,甚至进展为重度牙周炎。
- 牙根吸收风险升高:炎症状态下,牙齿受力易引发牙根表面吸收,导致牙根变短,影响牙齿寿命。
二、牙周病治疗是整牙的“前提条件”
1. 轻度牙周病(牙龈炎)
- 治疗:通过洗牙(洁治术)清除牙结石和菌斑,配合口腔卫生指导(如正确刷牙、使用牙线),1~2周炎症即可消退。
- 整牙时机:炎症控制后即可开始矫正,但需在正畸中定期(每3~6个月)复查牙周。
2. 中度至重度牙周炎
- 治疗:需进行系统牙周治疗,包括龈下刮治、根面平整(清除深层牙结石和病变组织),必要时联合牙周翻瓣手术或激光治疗,使牙周袋深度≤4mm、牙槽骨吸收稳定。
- 整牙时机:牙周治疗后需观察3~6个月,确认炎症静止(无出血、无脓液、牙周袋深度稳定),牙槽骨不再吸收,才能开始正畸。
三、特殊情况:牙周病控制后的正畸注意事项
- 轻力矫正:采用轻微、持续的矫治力(如隐形矫治器),避免过大力量刺激牙周组织。
- 加强口腔卫生:使用冲牙器、牙间刷清洁矫治器周围,每天刷牙至少2次,定期洗牙(每6个月1次)。
- 联合维护:正畸医生与牙周医生全程合作,定期评估牙周状态,出现炎症时需暂停矫正,优先控制牙周问题。
总结
牙周健康是成人整牙的“必要前提”。未治疗的牙周病会直接导致矫正失败、牙齿脱落等严重后果。建议整牙前先到牙周科进行全面检查(包括牙周袋深度测量、牙槽骨X光片评估),由医生判断牙周病类型和严重程度,制定治疗方案。只有当牙周炎症完全控制、病情稳定后,才能安全有效地进行正畸治疗。